买本必读帖:选购时应避免的五大误区
作者:hesper 日期:2008-08-25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把选本时容易进入的误区、以及其它注意事项汇总起来,希望能够对您的本本选购起到指导作用。
· 误区1:过于看重处理器的二级缓存
众所周知,一款处理器的效能高低是由多项参数共同决定的。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这些参数对处理器效能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内核架构>核心频率>二级缓存>前端总线。
以奔腾双核T2000系列为例,许多人都会主观上认定:“它的二级缓存只有酷睿2双核T5000系列的一半,其效能肯定远远低于酷睿2”,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实际上,由于它们的内核架构完全相同,此时核心频率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在主频相等的前提下,奔腾双核的效能会落后酷睿2双核T5000系列大约5%~10%。因此,高频版的奔腾双核效能将会超越低频版的酷睿2双核,比如,T2370(1.73GHz)的效能就比T5250(1.50GHz)更好。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T2370这么强的话,T5250还怎么卖啊?”这里就要谈到英特尔的产品更新换代策略了。简单地说,就是英特尔会定期推出主频更高的新型号来取代老型号,因此当T2370取代T2330的同时,T5250早就被T5450、T5550取代了,从而保持着酷睿2对奔腾双核的优势。
AMD方面,由于炫龙TL系列及速龙TK系列的内核架构都相对较老,因此在主频相同的前提下,其效能会稍微落后于英特尔处理器,不过在中低价位下,它们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 误区2:新款显卡肯定比老款更强?
无论NVIDIA还是AMD-ATI,在发布新款显卡时都会推出一整套系列,其中包括针对不同用户的低/中/高型号,分别用于取代老款显卡系列中相对应的低/中/高型号。
比如GeForce 8400M取代了GeForce Go 7400,再比如HD 2400取代了X1400。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既能保证全面的产品线布局,也便于消费者推断新一代显卡的大致效能水平。
AMD新一代的HD 3000系列显卡已经将制程更新为55nm,拥有更低的功耗和发热量。NVIDIA新款的GeForce 9000M暂时还沿用着上一代的80nm核心,不过相信很快也会过渡到65nm制程。
而连后缀都完全相同的显卡,其实际性能还要看它搭载的显存类型。通常GDDR3显存的频率都会达到上表中的标称值(1000MHz~1400MHz);而有些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仅搭载DDR2显存(800MHz)的话,必然会在造成显卡性能的下降。
关于高清视频解码,我们想补充一点:即使没有显卡加速技术的协助,酷睿2双核T5450以上级别的处理器也完全可以独立进行绝大多数1080p高清视频的流畅播放,因此处理器配置较高的用户不必苛求其显卡具备高清加速功能。
另外,和台式机不同的是,笔记本中的集成显卡绝非一无是处,它们会为本本带来较长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较低的发热量。性能方面,它们虽然比独显要弱的多,但随着硬件的高速发展,现在的集成显卡同样可以流畅运行一些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和较老的单机游戏(实况足球10)。
· 误区3:内存越大越好?
这种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从512MB升级为1GB,效能提升幅度确实相当显著;但从1GB升级为2GB,在简单日常应用中就已经感觉不到有明显改善,这是因为1GB对普通程序来说已经够用了;当然,考虑到目前内存价格十分便宜,升级至2GB还是很划算的。不过我们认为对多数用户而言,近两三年内都没必要将内存升级到3GB甚至4GB。
· 误区4:非要4965AGN的无线模块不可?
新一代的4965AGN在802.11n无线网络环境中,能够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但由于802.11n标准迟迟无法统一,再加上国内无线网络的普及速度较慢,使得4965AGN基本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因此,沿用3945ABG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价格还能便宜些,对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更为合适的。
· 误区5:液晶面板是两三年前的存货?
许多消费者将本本买回去用Everest检测时发现,其液晶面板是06年甚至05年生产的,就以为自己“被骗了”。实际上,在我们评测过的本本中,绝大多数都采用的是两三年前的液晶面板,因此这是正常现象,大家不必感到困扰。
· 小结:
本文中,我们将自己在评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大家做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您买到称心如意又实惠的本本。当然,选本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以后会推出更多此类文章。
不过, 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选定了自己中意的笔记本,都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实际的购买过程。别小看了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如果我们没有一些必要的经验和心理准备,就很可能落入JS(奸商)的陷阱。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多花五分钟时间看看这篇文章:《触目惊心!买本过程为何陷阱重重?》(直接点击即可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