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矸石制水泥工艺与效果
作者:hesper 日期:2008-04-08
摘要:
水泥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有决定影响,由于煤矸石化学成分和工艺性能复杂,生产上难于控制,造成生料化学成分的不稳定,煅烧操作稳定底火困难,窑内经常出现不正常窑况,热工制度紊乱,导致立窑煅烧质量降低。我矿水泥厂,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正确使用煤矸石的生产控制方法和工艺措施。不仅坚持了煤矸石配料,且降低了烧成煤耗,提高了立窑煅烧产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一、用煤矸石作原、燃料对烧成的影响及采用的技术措施。
1、 煤矸石成分波动,可能会引起生料成分波动,影响烧成熟料的质量;发热量的波动既影响成分,又影响操作。为此,对煤煤矸石进行了预均化处理。首先对煤矸石堆放点质量情况分布的调查,反复进行化学分析、岩相分析、热工分析和堆放时间等综合分析。其次将进厂煤矸石,一层层的平铺堆高初步混合,配料使用时竖取,经破碎机破碎,烘干机脱水,皮带运输机、提升机送入预均化库,使煤矸石充分混合,经多库下料,皮带机输送入煤矸石配料库,待配料使用。此时煤杆石化学成分达到相对稳定。例如预均化前煤矸石硅的波动值为36.05%~58.74%,平均值为48.01%,极差为22.69,偏差为2.77。经平铺竖取预均化措施后煤矸石的波动为56.66%,极差为8.19,偏差为2.10。再进一步采取多库卸料等均化措施后煤矸石硅的波动值为53.25%~61.58%,平均值为56.99%,极差值为8.33,偏差值为1.42,进出煤矸石的波动情况见表1。
表1进出煤矸石SiO2波动情况
商业周刊:谷歌如何提高搜索广告点击质量?
作者:hesper 日期:2008-04-06
球磨机烧瓦原因及解决措施
作者:hesper 日期:2008-04-03
陕西第一家省级英文媒体“全景陕西”英文网开通
作者:hesper 日期:2008-04-02
新型干法熟料烧成的热工制度
作者:hesper 日期:2008-04-01
热工制度是风、煤、料的匹配,包含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气体和物料的温度、压力、气氛、热平衡等。
一、温度制度:温度制度是水泥熟料烧成的关键。物料在窑内发生的物理化学反映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制度指物料从入窑到烧成熟料的过程中完成各种物理化学反应所需的温度范围及时间。对于新型干法窑来说主要有烧成带温度、窑尾温度、分解炉出口温度及C1出口温度。
在烧成带物料的反应是氧化钙的吸收过程,这个反应重要的是温度的高低和反应时间。例如料子成分难烧应提高烧成带温度和延长物料的烧成带的停留时间。延长停留时间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窑速同时减投料量;二是增加窑头喷煤同时增加窑内通风以加长烧成带。两种方法的实质都是拉长火焰,使烧成带加长。还有人认为此时喷煤管应该在正位煅烧。
一、温度制度:温度制度是水泥熟料烧成的关键。物料在窑内发生的物理化学反映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制度指物料从入窑到烧成熟料的过程中完成各种物理化学反应所需的温度范围及时间。对于新型干法窑来说主要有烧成带温度、窑尾温度、分解炉出口温度及C1出口温度。
在烧成带物料的反应是氧化钙的吸收过程,这个反应重要的是温度的高低和反应时间。例如料子成分难烧应提高烧成带温度和延长物料的烧成带的停留时间。延长停留时间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窑速同时减投料量;二是增加窑头喷煤同时增加窑内通风以加长烧成带。两种方法的实质都是拉长火焰,使烧成带加长。还有人认为此时喷煤管应该在正位煅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