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定舟村 |
  • 1
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户县定舟村村名溯源 
定舟村地处渭丰乡东北,人口5000余.是县北第一大村,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经济迅猛发展,人均收入大幅提高.拥有私营、个体企业近200家,以纸箱、铸造、仿古工艺为主体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不仅吸纳了本村主要劳动力,而且许多外村剩余劳动力也前来打工.一村富裕带动一方发展,经济总量跃居户县村级经济前列

.随着经济的腾飞,文化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2月,《户县定舟村史略》问世,该书以完备的体糸,精到的叙述,在西安地区引起了巨大反响.定舟村〈〈夏氏家谱〉〉早已行文,为本村历史源流提供了准确的资料.由张启惠编著的〈〈定舟村北堡张氏族谱〉〉,远溯源流,近征文献.描述准确,体例合理,为新一代家乘类著作的榜样.杨通年、杨世钧主编的((杨氏家谱))以独特的视觉引人关注.这些作品的出炉,把富裕以后农民对历史真相的渴求推到了一个相对的顶点.

查看更多...

Tags: 定舟村 村名来源

分类:S_Words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770

我们定舟村的名人 赵寿山将军

  赵寿山,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原名赵生龄。1894年11月12日生于陕西省户县定舟村。1911年入西北大学预科,后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学习。1920年起在冯玉祥部任上尉参谋、少校教官。1926年起在西北军杨虎城部任团长,1929年后为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第51旅旅长、第17师师长、第38军军长。1936年,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曾向杨虎城建议联共反蒋抗日。在西安事变中,是西安城内军事行动的总指挥。1937年初接受中共派干部到所部帮助工作。“七七”事变后,率17师参加河北保定新安镇阻击战和漕河、阜河对日作战,10月率部在娘子关激战13昼夜,重创日军。 
  1938年所部开赴晋东南,接受第 2战区东路军朱德、彭德怀指挥,先后在山西洪洞、长治、晋城、垣曲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同年8月率38军进驻平陆县,此后在中条山地区,坚持抗日作战两年四个月,指挥所部挫败日军11次“扫荡”。1942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春,蒋介石企图分编遣散他所率的38军,调他担任没有实权的驻甘肃第 3集团军总司令。他在调离前进行了筹划和安排,对于所部分批开赴解放区,改编为西北抗日民主联军第38军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同意放弃了在国民党军队中的职务,于1947年3月进入晋冀鲁豫解放区。1948年 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曾获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 6月20日在北京病逝

查看更多...

Tags: 定舟村

分类:S_Words | 固定链接 | 评论: 2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843

春节我们村子接城隍了

今年由我们村子定舟村接城隍,在这里介绍一下关于城隍的来历:<br><br>城隍的由来<br><br>    “城隍”即城池之意。“城”指城墙,“隍”则是围城的壕沟,古代称有水环护的城堑为“池”,无水环护的城堑为“隍”,都是起保护城池的作用的。城隍神据传由《周礼•腊祭》中八种人间地神之一的“水庸”衍化而来,(“水”即隍,“庸”即城)。“城隍”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泰卦》中,有“城复于隍”的句子,汉班固《两京赋序》中也有“京师修宫室,浚城隍”。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建于三国时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的芜湖城隍。城隍作为城池守护神的信仰则是随着道教的兴起而开始流行的。《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载:北齐大将慕容俨镇守郢城,南梁大将侯填、任约率军来攻,以水草堵塞长江航道,并以铁链锁住江面,切断了郢城粮草运输和与外界的联络,危急之时,慕容俨听到“城中先有神祠一座,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便亲赴祭拜,祈求城隍神保佑郢城。当晚一场暴雨,江水上涨,冲走水草,冲断锁江铁链,城内军民以为城隍显灵,士气大振,一举击败梁军,这一神奇传说的流传,使城隍神逐渐成为民众心目中城池的保护神。唐代,全国各地普遍建起了城隍庙,城隍神的社会职能也由原本的护城神,逐渐扩大到驱灾除患、扬善惩恶、督官慑民,成为保障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全能神明。到了宋代,城隍被列入国家祀典,不少著名历史人物死后被帝王按封建爵位 尊祀为城隍,从此也就逐渐有了都城隍、府城隍和县城隍之别,县以下则不设城隍,统一由社神——土地神管理。

查看更多...

Tags: 定舟村

分类:MoodEssay | 固定链接 | 评论: 3 | 引用: 1072 | 查看次数: 3718
  • 1